2006年9月4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两少年的“谋杀方程式”
剑华 袁向群

  两名花季少年,因想“弄点钱”泡泡网吧而涉嫌故意杀人,日前,由兰溪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这起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案经不公开审理后作出判决,两被告人被依法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3年和11年。

  罪恶源于想象
  像很多孩子一样,刚上初中的小军、小河喜欢上网。去年12月的一天,小军、小河从网吧回家,小军突然问小河:“钞票想要吗?”是啊,由于整天沉迷于上网,家里给的零用钱常常入不敷出,小河当然表示想要。小军告诉小河,他家附近的章某家蛮有钱的,儿子开中巴车,女儿更有钱。但钱肯定存在银行,偷是偷不来的。“章某有个孙子,全家都很宠他,要不我们把他绑架了,然后向他们要钱?”小军大胆地提议。“然后把他家里人杀光,再向章某女儿敲诈。”小河接过话茬。“之后把章某家房屋、中巴车烧掉。”“对,我可以到三轮车里去偷汽油。”两名初中生竟发挥起丰富的罪恶想象。

  坏书织就阴谋
  说干就干。小军、小河开始谋划起这件事。小军告诉小河,他看过一本叫《谋杀方程式》的书,可以按书上的提示准备作案工具。
  干这事少不了刀,于是小军专门去买了两把刀:一把西瓜刀,一把水果刀。接着得解决翻墙入院的梯子,小军说他爷爷老屋里有一张旧木梯。入院后章家的狗可能会叫,小河说干脆他把准备带到学校当菜的猪肉用来喂狗。还有乡里乡亲的,不小心会被认出,小军就特意准备了口罩。另外,小军还把家里用来搭蚕架的两根尼龙绳、家里放着补脸盆用的有粘性的锡纸拿来,用做捆绑小孩和封嘴的工具。按计划,作案后把章家的房屋烧着然后跳墙,为此,小军还准备了一套消防队员爬墙用的绳套。此外,他们还准备了一把刷子,是作案后刷鞋底用的。随着阴谋的织就,他们正一步一步滑向深渊。

  无知酿成血案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夜深人静。小军、小河趁着时间还早想稍事休息。但年轻人就是嗜睡,等他们一觉醒来,已是次日凌晨4点多了。
  于是,他们索性向学校请了假,整天窝在小军家里,饿了就用柑桔充饥,等着又一个夜幕降临。捱到凌晨2时,小军、小河背上旧木梯,带上作案工具,打算从章某家窗户爬进去实施他们的罪恶计划。不料木梯太短,小军、小河只好又一次无功而返,这回他们商定等章某儿子出车后再行动。
  12月20日早上6时许,当章某儿子开着中巴车消失后,小军、小河从虚掩着的大门进入章某家。一进屋,他们就把电话搁起来,防止有电话进来发出响声,然后,蹑手蹑脚地上了二楼。一会儿,章某穿着内衣裤出来上厕所,一眼看见小军就大叫:“有贼!有贼!”小军迎面朝他肚皮戳了一刀,章某强忍疼痛追了上来,小军急了,转身向他乱刺了一通,章某顿时倒在血泊中死去。当天,小军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公安机关自首。

  案件引发思考
  听说小军、小河涉嫌故意杀人,老师们都感到很意外。据老师介绍,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平时两人尚能遵守学校纪律,同学间相处也还不错,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外,未见异常情况。是啊,和其他同学并无两样的小军、小河何以一下子成了故意杀人的凶手呢?如果老师能及早发现他们上网成瘾并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没有那么多色情、凶杀书籍充斥书市,如果学校、社会能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如果父母能更多关注孩子的成长,或许花季少年就不会就此沉沦。(剑华 袁向群)